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13-2.台北市敦化國中教師研習紀錄
--“透過探索教育了解學生心理”
時間2007.08.29.08:30-11:40
地點敦化國中校園
設計、帶領老鷹、君健、翠娟
觀察員天竺鼠及李騏廷
主辦及協助輔導室主任、特教組長雅棻(幫很大忙—臨時找一些小獎品)。
記錄大綱
一、暖身:人的觀察。
觀察的準備—
巨觀的練習
微觀的練習
聯想的練習(為了接下來數個活動與主題的聯結思考)
二、輔活動:環境觀察-主題探索:
(1 )尋圖--依圖找地點。
(2) 找物。用觸覺->描述->找物->比對->
三、主活動:人與物的聯結
(1) 拾荒。
(2) 葉子的活動。
四、尾聲:

活動流程紀錄
在第一中庭報到時協助擦防蚊液、發荒野快報(李雅棻昨晚去荒野拿的)。
一、暖身:人的觀察老鷹帶。
先說明活動中將有有獎徵答:
一個物品是什麼?先看看。不是登山用繩扣。先猜猜看,但不公佈答案。
活動將由三個人帶,請透過觀察猜猜她們平日工作性質。
另有兩位工作人員藏在學員中一起活動,請大家仔細觀察,結束時再猜獎。
接著將先進行幾個暖身活動,以便大家接下來的主題活動更順利。

(一)巨觀的練習:觀察的準備(—)
請先自由配對成四人一組(老師陸續報到,等了一會兒才安頓好),請觀察組員,找出相同點。先說的三名有獎。再找出四人皆不同的,先說的三名有獎。

(二)微觀的練習:觀察的準備(二)
組內兩兩一組,先仔細觀察彼此,向後轉,改變身體裝扮兩處。再轉回來互找。

(三)聯想的練習(為了接下來數個活動與主題的聯結思考)
請找組內四人姓名關聯,自由分享給獎。

組內四人1.2.3.4報數後依1.2.3.4分成四大組,進行下一個活動。

二、輔活動:環境觀察-主題探索:
(1 )尋圖--老鷹帶。依圖找地點。
1.發給各組昨天拍好的四份角落圖,先討論可能是什麼,再帶至第二中庭
說明各組圖的範圍,一段時間後1.2交換、3.4交換找。
2.回方才四人組,看看是否少了人,再湊齊四人後分享從方才找圖過程中
發現什麼?
3.自由對全體分享。給獎。
(自然科老師很厲害、從沒那麼仔細看校園、我們都用既定想法在找,其
實它在角落裡。追問:這與教學之間有何聯想?有人點頭。)

四人組重新1.2.3.4.報數重分成四組。
再看一次一開始要猜的東西,給一個提示:可以拉開(輕輕拉一下給大家
看)。有人猜是衣架、筆、環扣、、仍不公佈答案。只說很接近了。

(2) 找物翠娟帶。
觸覺->描述->找物->比對->
四組各一人依序出來,四個袋內分別裝樹枝、石頭、果實、人工物。
第一個人摸第一個袋子內的物品,每組問一個問題,再各自去找同樣的物
品,回來後問摸的人,那一個是你摸的?再拿出袋內物品。
問為何會有差異?
之後,進行第二個。重複同樣過程。
第三個進行前,問大家有何要提醒摸的人,有何要提醒自己的。
第四個改用看的。
最後一起思考:
1. 剛剛的活動過程,你看到了哪些狀況?
2. 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傳達和接收的結果更明晰和精準?
3. 你發現到哪些狀況和師生互動的情形相似?
4. 當學生的表現不符合我們要求時,如何解讀其原因最有助學習??

分組討論寫下。
各組討論結果如下,每組輪流說一個。
沒興趣、身體不適、沒睡飽、東西太多無法吸收、引起注意、
聽不懂、有心事、準備時間不足、會錯意、蓄意、特殊學生、
家庭背景起點行為不同、國小基礎薄弱、
、本身能力有限、教導者不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教導者是否提供足夠的支援、學生當天的生理狀態、
不事太難就是太簡單、體力不好、無法聚精會神、只聽一半、沒有環境、
生活經驗不足,文化刺激不夠、沒有學習意願、作業太多做不完、
家庭因素、心情不好、唱反調、想引起注意、爸媽太晚回家來不及準備。
要求不夠明確、描述不清楚、與生活經驗不合、學生太累了沒聽到、

家裡沒資源無法達成、學生沒興趣、反正別人會帶可以要一個、
學生太忙了沒時間、記性不好不在意、
老師要求太高超出能力範圍、東西太多無法吸收、先入為主的觀念、
會錯意、不喜歡老師有成見、

5. 接著請用一句話描述:怎樣教學有效又愉快?
例如:不要壞『Why』;只要好『How』
不要急著問做不好的原因;多找出如何更好的方法。
各組分享:

* 心中不要有限制、框架、比較、應該。
* 心—做公德的心。目標—降低期待。行動—多肯定,少責備。
* 三心—愛心、耐心、同理心。
* 從心開始、重新開始


翠娟帶完後,大家猜她的職業。給獎。再show一次猜謎物品—提示:可以扭轉。
猜對的給獎。由猜對的將之扭開公佈答案。提醒:一開始還是用既定經驗在想
這個物品。沒想到它是”筆”。

三、主活動:人與物的聯結
(一) 拾荒--一種題目不同探索老鷹帶。
1.重新分組:
再回四人組。組內兩兩一組,分別站到到兩邊,全體成A、B兩大組,大
組內自己另外找一人形成新的兩人組。這裡人等會兒要一起找東西、一起
討論、一起休息、補充食物。
2.發每人一張拾荒表:
拾荒表   兩人請左右各任選4個後再一起尋找、討論、寫下
1. 調皮………………2. 新生………………
3. 等待………………4. 長老………………
5. 力量………………6. 深沉的思考………………
7. 蛻變………………8. 永恆不變的………………
9. 和諧………………10.一直在變的………………
11.愛………………12.無用的………………
13.寧靜………………14.孤獨的………………
15.對話………………16.“家” ………………
17.凝視………………18.秩序………………


兩人一勾左邊四題、一勾右邊四題,交換幫夥伴勾剛剛自己勾的,兩人有
同樣八題。說明接著的活動要由現在兩人組一起尋找、可以討論,但最後
寫自己想寫的答案。沒有標準答案、也不一定只有一個答案。
再分開說明:

A組由現場環境中看到、感受到、經驗到、想到的具體或抽象的。
B組從帶課或帶班的學生中尋找某些行為、霎那、感覺、、
符合拾荒表上的題目。
3. 15分鐘後再回方才分開前的四人組分享。分享後各組由A、B題目中各
挑一題想與另一組分享的。
4. 兩組合併分享後,再由A、B題目中各挑一題想與全體分享的。
對全體分享。
思考:由這個活動—“一種題目不同探索”,想到回去後教學可以如何運
用。自由分享,給禮物。

(二) 葉子的活動君健帶。
對一堆葉子的觀察及聯想->一片葉子的觀察及聯想->?
1.如果前面這些落葉是學校學生,你看到什麼?或你認為那是怎樣的狀態?學生數太多了、學生坐得太亂了—應該排整齊一點、有些人聚集在一起,但有些人卻各自為陣。

2.哪一片吸引你?一個一個說明並指出來。最大的、很光滑的、很特別的顏色(翠綠、紅艷、亮黃…)、有缺陷的、縐縐的、交疊的、最靠近自己的….

3.現在拿起你的葉子仔細觀察……寫(畫)出至少三個特色,四人一組分享

4.放回中間,再放入其他葉子,再輪流找出自己的葉子。並大聲說出你找到它的原因。

5.如果那葉子是你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麼?四人組組內分享。
隨意任何人分享夥伴的答案。 你很棒、你很特別、改善你的不利特質或者接納你的與眾不同…。
(思考:你看葉子的角度和對它說的話,與你對教育工作的自我期許有無關聯?剛剛說的會不會就是當初當老師的初心!!)

君健帶完後,大家猜她的職業。猜對給獎。
再猜隱藏的工作人員。猜對且收集到較具體線索的給獎。

四、尾聲:
最後四個禮物,讓大家自由分享今日總總。

一位實習老師由最後的葉子活動提醒自己:

不能只注意吸引我的那個,以後要看每一個,找出每一個的特質,給予同等的注意
最後一個沒人要,就給留下來唯一男老師分享,才知他是音樂老師,一開腔就震驚全場,聲音優美、柔和,說的內容又讓大家讚嘆不已:
今天經驗一場音樂會,每人音符皆不同,卻展現優美的合音、、、


會後的工作人員對話:
人:[翠娟、天竺鼠]、[老鷹、君健]、[雅棻、地球]….3組
總主持:老鷹。分段主持:分組推派。總紀錄:君健
兩人一組討論出2個想要探討的問題(共6題),將問題分類(分3類),並分別由3組帶領討論:
A類題:看到什麼樣的團體?看到哪些人、事、物?
團體類別:
工作團隊:臨時組合的、神奇的、有默契的、荒野團體行政團隊:溫暖的-態度、提供飲水;有效率的-印海報、照片、找小禮物;積極的。
研習團隊:
各有特色的:一來就走、半途落跑、堅持到底。女老師比男老師參與度佳、偏年輕、偏向重視規則紀律、有一點好奇的;有活潑的、有較多觀察思考的、有願意主動發表的、有內視自己內心狀態的、不同領域教師態度不同。不管年紀,玩起來都一樣會認真、會分心。

B類題:觸動心情的活動有哪些?
1.找圖中景:人常用既定觀點去預設結論、從未如此仔細觀察校園

2.找袋中物:與日常的師生互動情景很類似、總以為自己講清楚了、以自己的角度去看人及描述事物、老師都希望問題是有「正確答案」的、用視覺比用觸覺來得有把握(所以描述較具體精準)

3.拾荒:一個題目兩種找法—從環境、從教學生涯…如:以「電腦、烤肉」做為激勵的目標,反劣為優;雖然沒得名但從回饋中大家發現屬於自己團體的優勢或值得珍惜的資源。

4.葉子遊戲:老師們常注意…接近自己的、美好的、缺失、特別的…

C類題:今日活動達成程度?進行之活動最符合期盼的部分?課程內容安排的檢討?如何改善?
1.找圖中景:老師開始專注活動
2.找袋中物:老師開始思省自己與學生的互動,並思考溝通的有效性。
3.拾荒:願意觀照自己與學生的需求或學習障礙
4.葉子遊戲:願意注意到每個人都有差異性及獨特性。

未來可以改變或改善的部分:
1.提醒老師,拾荒表可以提供其他值得再延伸思考的題目
2.可增加嗅覺與肢體運用的活動
3.每棵樹的姿態與學生之關聯
4.味道(葉子、果實、花)與學生的關聯
13-1.台北市敦化國中教師研習
--“從自然探索了解學生心理”勘查紀錄

勘查:2007.08.28.15:00-17:40
預定執行:2007.08.29.08:30-11:40
勘查人員:老鷹、君健、翠娟。
協助:輔導室主任、特教組長雅棻。
勘察過程
由輔導室主任帶領看過一些室內及校園可用的場地,我們三個人先坐在第一中庭感覺一下,很有同感的都覺得從這裡開始、也在這裡結束。
眼前一片落葉、數棵不粗大的樹。很有自然味。
君健馬上由地上的落葉拋出”葉子的觀察”引伸到”教學”,老鷹接著由地上的葉子往上看到中間一棵被水泥圈起來的樹:如果這一棵樹是學校,老師是什麼?學生是什麼?家長是什麼?校長是什麼?、、、
都有共識這兩個應擺在後頭,那前面要先做什麼呢?老鷹不慌不忙寫下:
1. 人的觀察
2. 環境觀察-探索
3. 人與物的聯結(葉子及樹的活動)

接著,很明確的也有共識,第一中庭做人的觀察,然後移到第二中庭做環境觀察-探索,再回到第一中庭做人與物的聯結及結束。

就轉往第二中庭,老鷹拍各角落微觀相片,作為尋圖活動—“不被注意的角落”。
君健、翠娟在中庭看花看草,找尋靈感。(赤腳走路、摸樹、看五秒找相同的、、、)
回輔導室請主任列印圖片,三人在辦公室吹冷氣順利又刺激的討論活動大綱—
1.人的觀察—暖身、觀察的準備—老鷹帶
2.環境觀察-探索:
(1 ) 找物—翠娟帶。看五秒,找相同物品。
(2) 尋圖--老鷹帶。依圖找地點。
(3) 拾荒--老鷹帶。加上抽象及感覺字眼、、在現場環境中找拾荒表上之物。
3.人與物的聯結(葉子的活動)。

但是,接著看到輔導室寫的大海報:
透過探索教育了解學生心理”,這下可把三人嚇著了,原來不是訂自然體驗嗎?
主任說沒關係啦!!可以不用管題目啦!!
我們覺得還是要接受挑戰,將既有活動延伸到與學生、教學做聯結。
就在原有架構裡作細膩的方法及引導改變。重點在每個活動後的引導思考語要拋什麼,才能貼近“透過探索教育了解學生心理”這主題。

整理後經老鷹回家後琢磨的大綱:
1. 暖身:人的觀察。老鷹帶。10-15分。
觀察的準備—
巨觀的練習
微觀的練習
聯想的練習(為了接下來數個活動與主題的聯結思考)

2.輔活動:環境觀察-主題探索:
(1 )尋圖--老鷹帶。依圖找地點。10-15分
(思考:這些被忽略的角落在學校的意義?
或從這些被忽略的角落想到什麼?)
(2) 找物—翠娟帶。30-40分
用觸覺->描述->找物->比對->
(思考:1. 剛剛的活動過程,你看到了哪些狀況?
2. 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傳達和接收的結果更明晰和精準?
3. 你發現到哪些狀況和師生互動的情形相似?
4. 當學生的表現不符合我們要求時,
如何解讀其原因最有助學習?
5. 用一句話描述:怎樣教學有效又愉快?
例如:不要壞『Why』;只要好『How』
不要急著問做不好的原因;多找出如何更好的方法。))

3. 主活動:人與物的聯結
(1) 拾荒--老鷹帶。25分
加上抽象及感覺的字眼、、分兩組,一組找現場物,一組延伸成從帶領的”
學生”尋找。再合併分享,一種題目不同探索的思考:

(2) 葉子的活動—君健帶。40-50分
對一堆葉子的觀察及聯想->一片葉子的觀察及聯想->?->?
->?->?->?
(思考:由手中的葉子回到當老師的初心?)

繼續消化、思考、臨場隨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