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13-1.台北市敦化國中教師研習
--“從自然探索了解學生心理”勘查紀錄

勘查:2007.08.28.15:00-17:40
預定執行:2007.08.29.08:30-11:40
勘查人員:老鷹、君健、翠娟。
協助:輔導室主任、特教組長雅棻。
勘察過程
由輔導室主任帶領看過一些室內及校園可用的場地,我們三個人先坐在第一中庭感覺一下,很有同感的都覺得從這裡開始、也在這裡結束。
眼前一片落葉、數棵不粗大的樹。很有自然味。
君健馬上由地上的落葉拋出”葉子的觀察”引伸到”教學”,老鷹接著由地上的葉子往上看到中間一棵被水泥圈起來的樹:如果這一棵樹是學校,老師是什麼?學生是什麼?家長是什麼?校長是什麼?、、、
都有共識這兩個應擺在後頭,那前面要先做什麼呢?老鷹不慌不忙寫下:
1. 人的觀察
2. 環境觀察-探索
3. 人與物的聯結(葉子及樹的活動)

接著,很明確的也有共識,第一中庭做人的觀察,然後移到第二中庭做環境觀察-探索,再回到第一中庭做人與物的聯結及結束。

就轉往第二中庭,老鷹拍各角落微觀相片,作為尋圖活動—“不被注意的角落”。
君健、翠娟在中庭看花看草,找尋靈感。(赤腳走路、摸樹、看五秒找相同的、、、)
回輔導室請主任列印圖片,三人在辦公室吹冷氣順利又刺激的討論活動大綱—
1.人的觀察—暖身、觀察的準備—老鷹帶
2.環境觀察-探索:
(1 ) 找物—翠娟帶。看五秒,找相同物品。
(2) 尋圖--老鷹帶。依圖找地點。
(3) 拾荒--老鷹帶。加上抽象及感覺字眼、、在現場環境中找拾荒表上之物。
3.人與物的聯結(葉子的活動)。

但是,接著看到輔導室寫的大海報:
透過探索教育了解學生心理”,這下可把三人嚇著了,原來不是訂自然體驗嗎?
主任說沒關係啦!!可以不用管題目啦!!
我們覺得還是要接受挑戰,將既有活動延伸到與學生、教學做聯結。
就在原有架構裡作細膩的方法及引導改變。重點在每個活動後的引導思考語要拋什麼,才能貼近“透過探索教育了解學生心理”這主題。

整理後經老鷹回家後琢磨的大綱:
1. 暖身:人的觀察。老鷹帶。10-15分。
觀察的準備—
巨觀的練習
微觀的練習
聯想的練習(為了接下來數個活動與主題的聯結思考)

2.輔活動:環境觀察-主題探索:
(1 )尋圖--老鷹帶。依圖找地點。10-15分
(思考:這些被忽略的角落在學校的意義?
或從這些被忽略的角落想到什麼?)
(2) 找物—翠娟帶。30-40分
用觸覺->描述->找物->比對->
(思考:1. 剛剛的活動過程,你看到了哪些狀況?
2. 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傳達和接收的結果更明晰和精準?
3. 你發現到哪些狀況和師生互動的情形相似?
4. 當學生的表現不符合我們要求時,
如何解讀其原因最有助學習?
5. 用一句話描述:怎樣教學有效又愉快?
例如:不要壞『Why』;只要好『How』
不要急著問做不好的原因;多找出如何更好的方法。))

3. 主活動:人與物的聯結
(1) 拾荒--老鷹帶。25分
加上抽象及感覺的字眼、、分兩組,一組找現場物,一組延伸成從帶領的”
學生”尋找。再合併分享,一種題目不同探索的思考:

(2) 葉子的活動—君健帶。40-50分
對一堆葉子的觀察及聯想->一片葉子的觀察及聯想->?->?
->?->?->?
(思考:由手中的葉子回到當老師的初心?)

繼續消化、思考、臨場隨機變。

No comments: